【記者林傑/編譯】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新生兒在一個多語言的環境中成長可以使他們變得更聰明。華盛頓大學派翠夏( Patricia Kuhl)博士專門研究嬰孩是如何學習語言的神奇過程,尤其主要重心在嬰孩同時學習好幾種語言上。研究結果顯示,新生兒能夠分辨不同語言的聲音。

研究人員研究一位今年一歲,生長在一個多語言家庭的嬰兒挪拉(Noah Servito)。他父親說英語,他的母親說韓語,他的一位奶奶說英語,另一位祖母說菲律賓的塔加拉族語。研究人員將一種帽子戴在挪拉頭上,這種特製的帽子不會讓嬰兒感到不舒服,同時又能記錄當他們聆聽像「 ba」和「 da」這二種構成語言基本要素的聲音時,能從他們腦中發出電子信號。

一般而言,嬰孩初期的腦波是放空無為的狀態。當他們成長至6個月大時,大部份的嬰孩只有對在他們生長環境中反覆從父母以及其他人身上聽到的聲音才會有反應。而且通常也只有一種語言。倘若這嬰孩自成長以來所接觸到的語言同時有兩種,或是像挪拉這樣的多語環境會有甚麼樣的結果呢?研究人員發現,嬰孩對於這兩種語言都會出現反應。不過,是反應在不同的大腦區塊上。多語言環境的嬰孩會同時在大腦中建構出兩種不同組的腦波電路圖,一組代表母語,另一組是第二語言。

這項研究顯示,某些嬰孩們在多語言的成長環境中,確實有能力能夠將不同語言從腦中的某一區塊成功地轉換至腦中另一區塊中。也就是能夠在一個雙語的環境中成功地達到在心靈上能夠具有靈巧敏感度的境界。研究人員表示,在嬰兒的大腦中會產生兩個不同的電路。其中一個對他們的母語產生反應,另一個則對第二種語言產生反應。許多研究都表明,從大腦一個區域向另一個區域轉換的能力,能使嬰兒在某些方面有更好的表現,也就是說,多語言的環境能讓他們變得更聰明。

多語言環境也可能造成自閉症
然而其它的事實是,過早接觸多語言的環境也可能讓孩子患上失語症或自閉症。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統計,目前美國兒童自閉症發病率比上世紀80年代增長了10倍,每300個兒童中就有1個患上此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生活在多語言的文化環境中,因不適應這種複雜的語言環境,孩子無所適從,因而患了嚴重的兒童自閉症。

道地的雙語環境
語言學家指出,母語學習能力可以轉移到第二、甚至第三種不同的語言上,只要引導得法,就不會有干擾的情況出現。像美籍華裔一般可以流利地用中、英文兩種語言與人交流,就是因為家庭提供了漢語環境,學校和社會提供了英語環境。

重要的是不要混合多種語言,以免讓孩子困惑,錯過了說話的時期。所以,讓孩子明白在甚麼環境中說甚麼話,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像前面的挪拉,如果母親只對孩子說韓語,父親只對孩子說英語,奶奶只對孩子說菲律賓語。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母語」和「父語」的區別。當全家在一起時,只說英文,這樣孩子便會懂得英語是「家庭語」。不同語言的社會性不同,也就會在孩子的腦中留下深刻的記憶,也就不會有混亂、無所適從的現象發生。

語言細胞需要刺激
語言細胞需要刺激才會發育,才會建立大量的訊息聯網,成為個人的資料庫。幼兒在母親身邊長大,享受母親的呵護、鼓勵,對幼兒來說是最理想的語言學習環境。大量文獻顯示,孤兒院的嬰兒因為沒有母親和缺乏語言環境,語障情況普遍。90年代末期,美國研究人員訪問波斯尼亞孤兒院發現,由於資源缺乏,工作人員只照顧初生嬰兒的飲食和清潔等基本需要,從不和嬰兒交談,結果幼兒在嚴重缺乏語言刺激和鼓勵的環境下長大,對語言失卻興趣,缺乏反應,也無法和人溝通,造成難以彌補的缺陷。高學歷、高收入家庭的父母,忙於自已的事業,嬰兒如缺乏親人的呵護,也容易成為「鬧市中的孤兒」,導致語言細胞發育不全,出現語障。低學歷、低收入的母親,因為自己照顧孩子,反而為幼兒保留了良好的學伴和語言學習環境,剌激語言細胞的正常發育。
多語言的環境好不好?研究的結果顯示,嬰孩先天有這樣的能力可以接受多語言。但是,後天環境對每個孩子的影響可能導致不一樣的結果,因此在教育上也應考慮個別差異。多跟孩子說話,給予孩子語言的刺激,道地的多語環境,避免孩子在混亂的語言環境中迷失是現代父母需要注意的事。◇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